小课题是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不多的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其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的教育科学研究。那么,小课题研究该如何定位呢?
1、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应用性研究。小课题研究以课堂为现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教学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教育实践经验来指导、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使之符合教育规律。
小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索的过程,内省、反思是小课题研究的起点,对问题的求证是小课题研究的本质。在“反思”中“研究”,在实践中求证,小课题研究以校为本,立足课堂,围绕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开的研究,研究的目标与教育教学目标,研究内容与教育教学内容、研究过程与教育教学过程实为一体,因此,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这种“田园式的研究”将教育任务和研究任务合为一体,不仅在研究时间上提供了保证,也符合教师研究扬长避短的精神。
2、小课题研究是微观研究。小课题研究是广大一线教师以职场为起点,以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为己任的教育科研方式。它研究的内容来自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困惑或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有体验的、有积累的、有浓厚兴趣的、长期关注的,而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小问题。因而,广大一线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是小课题研究的主体。
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自身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事件,把本校、本学科、本班内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范围和方向。就教学活动而言,它既可以进行单科研究,也可以进行单项研究。单科研究是对某一学科的教学法体系的研究,例如对语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单项研究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某一环节或构成教学活动的某一细节进行的研究,如教学方案的设计、新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评价等等。
就管理工作而言,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局部性研究。着重点是管理过程中师生的情感、态度、需要、动机以及管理的方法、途径和手段的等等。除学校和班级内部的管理活动之外,对学校与家庭、社会及其他重要组织机构联系的研究,是对学校内部活动研究的重要补充。
3、小课题研究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用科学的方法对自己的行动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为解决自己实践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行动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批判性思考,以“理论的批判”和“意识的启蒙“来引起和改进行动。在小课题研究情境中,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内容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小课题研究完全是出自教师自身的需要,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自主意识的觉醒,是教师自我完善的积极姿态,具有“属己”的特性。这种“属己”的特性反映了教师不再只是研究成果的操作者或教育行政指令的执行者,教师成为研究的行动者,亲自参与研究的过程,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在自己的反思性实践中观察研究的过程,收集、分析有关研究资料。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从过去的教科研“被试”转变为“主试”,这种转变也意味着教师由过去教科研的旁观者转换为教科研的中心人物。
小课题研究误区:
1、“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总结”
它是:做出来——想清楚——写出来的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螺旋上升的工程。“做出来”就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想清楚”就是对存在问题思维加工的过程,“想清楚”就是把问题理性地想清楚后写出来,作为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
2、“小课题研究 ”不是“教育随笔”
“小课题研究”是对“豆腐块”式的教育随笔的系统元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并不仅仅停留于教育日记撰写、教育故事叙述、教育案例提炼、教育反思记录。“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研究流程: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问题即是课题,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实践中运用拟定方法)——研究过程(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得到解决)——研究结果(总结经验成果)。这是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自我提升、自我追求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持续过程。
3、“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故事、案例的表述,更是注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或话题进行持久关注和不断反思,并有效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其成果有完整的表述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题目;引子;背景;事件(经过和调查结果)。一种是陈述方式研究,主要包括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等内容。
4、“小课题研究”不是“教育”
“小课题”应遵循自己的逻辑推理与研究规范。它是一个“研究——实践——调整——完善——实施”的过程。它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小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田野笔记、大到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学术专注等。
下一篇:如何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评副高要几个课题?可以跨专业吗?副高级职称是高级职称晋升,课题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科研成果形式,对于晋升高级别职称来说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至于课题数量,和职称论文一样也是多多2025-06-25
大部分人评职称发表论文都有一定的难度,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很多人会选择来申报课题,而申报的课题应具有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抄袭现象和质量不高的课题不予认定。一般来2024-11-15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有加分项吗?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通常有加分项。课题研究在大学生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中常常被视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会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2024-11-04
课题第三作者有用吗? 一项课题的研究是需要多名作者共同完成的,根据对课题的贡献程度划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作者位置越靠前说明对课题的贡献越大,起到的作用也就越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