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出书 论文一站式服务,已助力10W+人成功评职晋升!
关闭

兰竹文化网

课题申报学术著作教材出版职称评审出版社关于我们

教师做小课题应具备的四个方面

分类:课题研究 时间:2017-07-04

  开展小课题研究,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研究将无法进行也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成果。那么,小课题研究应具备哪些条件呢?下文将为大家介绍教师做小课题应具备的四个方面,希望可以给有需要的朋友带来帮助。

教师做小课题应具备的四个方面

  1.教师的研究意识要强

  这里所谓的研究意识是指教师建立在充分认识教育科研意义基础上的问题意识、探究意愿。由于小课题研究是一个由下而下而非自上而下的过程,即小课题研究更多的是无外在因素督促下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研究,所以教师是否进行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能否持续一贯地进行,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为强烈的研究意识。教师的研究意识越为强烈,越有可能积极投入小课题的研究。如果教师缺乏一定研究意识,就会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熟视无睹而不可能进行小课题研究。如果教师具有较为强烈的研究意识,甚至将教育科研看作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就教学工作而言,教师就可能在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查与考试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当然教师较为强烈的研究意识并不会凭空而生,教师研究意识生成的源头和对研究意识起支撑作用的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责任和义务意识;一个对教育工作有着强烈责任感、进而爱岗敬业的教师比缺乏责任意识的教师更有可能形成问题意识和探究意愿。

  2.教师应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

  相对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而言,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性知识,但这些条件性知识对于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而言却是核心性的知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确立和更新教育观念,而教育观念的核心和关键之处是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观。教师对教育价值论、目的论(如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越为充分,其教育价值、目的观的确立就越为牢固,因而就越有可能在既有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结果与正确的教育价值、目的主张之间发现两者的落差,从而在这种落差间发现有待研究和解决的、真正的教育教学问题。这样,教育理论的学习就为教师从各种问题中甄选和厘定值得研究的小课题提供了前提。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教师就难以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实践进行考察,不难发现,一个总感到有许多小课题需研究的教师,往往是教育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教师。这里,教育理论的学习不仅是教师发现教育教学实践的真问题的前提,而且是提出研究假设、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归纳和检验研究结果的正确与否的前提。

  3.学校应为教师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

  对于小课题研究,运用一定的行政手段如学校最高管理层或学校教科室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进行动员、布置等是必要的。但如果学校只是依靠行政指令的方式来推动小课题研究,那么,其成效将大打折扣。因为单纯用行政手段去推动小课题研究,易于使教师感到开展小课题研究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从而易于使小课题研究落入形式化的巢臼。而教师的被动应付行为、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化将大大地贬损研究的效果,这正是任何课题研究、包括小课题研究之大忌。所以,学校应尽可能少用行政性指令去推动小课题研究,而应更多地从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人手去推动小课题研究。对教师开展的小课题研究,不作统一时间、统一步调的规定,以及教师研究什么课题、用什么方法研究、以什么形式结题,让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是为教师营造小课题研究的良好环境的最基本的要求。另外,为教师营造小课题研究的良好环境,学校应从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出发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如可对自觉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卓有成效者进行表彰,以调动其他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4.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一般而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越是围绕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则越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越是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高,同时也对教师的挑战越大,而当教师对这种挑战和对挑战的反应进行反思时,越可能产生认知冲突,所以越有可能发现需研究的小课题。但时下在学校较为普遍存在的以提高学生考试分数、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应试教育,不仅使学生片面发展,而且阻抑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等教育科研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阻碍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由于倾心于提高考试分数、追求升学率,已严重弱化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意识,已使教师无心、无力于开展教科研活动。可以说,目前围绕如何提高学生考分、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已成为抑制教师教育科研的自觉性、积极性的最大障碍。很难想象,一所一心一意、目不旁视、心无旁鹜、全力应试的学校,教师会开展怎样的教科研活动?!学校背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企望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包括小课题研究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真可谓是南辕北辙!而只有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才会强化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意识,教师才会有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自觉性、积极性,小课研究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学校要为教师营造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良好环境,莫过于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免费获取著作位置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相关文章

  • 评副高要准备的课题数量

    评副高要准备的课题数量

    评副高要几个课题?可以跨专业吗?副高级职称是高级职称晋升,课题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科研成果形式,对于晋升高级别职称来说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至于课题数量,和职称论文一样也是多多2025-06-25

  • 申报课题前三名资格要求都有哪些方面

    申报课题前三名资格要求都有哪些方面

    大部分人评职称发表论文都有一定的难度,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很多人会选择来申报课题,而申报的课题应具有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抄袭现象和质量不高的课题不予认定。一般来2024-11-15

  •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有加分项吗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有加分项吗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有加分项吗?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通常有加分项。课题研究在大学生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中常常被视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会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2024-11-04

  • 课题第三作者有用吗

    课题第三作者有用吗

    课题第三作者有用吗? 一项课题的研究是需要多名作者共同完成的,根据对课题的贡献程度划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作者位置越靠前说明对课题的贡献越大,起到的作用也就越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