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属于课题研究的一种,与其他较大课题相比,小课题更适合一线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在短时间内针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行为。那么,做小课题研究有哪些特点呢?下面详细为您介绍。
一是“小”,即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问题小。小课题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学某方面的一两个因素的实质或关系的矛盾和疑难,研究的内容是教师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价值的细小问题。问题可以具体到一堂课的教学案设计、授课导入方式、课堂提问、作业设计等等。“小”还表现在研究的规模上,小课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小、人员少、时间短,因而规模小、投资少。
二是“活”,即灵活。小课题研究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研究的过程上。它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都没有规划课题研究那么复杂。研究什么?什么时候研究?怎么研究?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在兴趣中生根,在实践中开花,在过程中结果。
三是“实”,即实在。首先是选题“务实”,小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盲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课堂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教学实践的问题还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小课题研究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是教学实践的组成部分,不是游离于教学实践之外的活动。再次,研究结果“真实”,小课题研究成果的表述不同于规划课题,强调在“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从表达形式上看,它不需要编写专著,也不一定要撰写长篇的结题报告和专业。它可以是教学案例设计稿,听、评课稿,教育案例,教育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也可以是研究小报告,访谈记录,调查问卷及报告,沙龙材料,学生作品;还可以是音像作品,图表、教具等实物。这些成果对教师来说,既实在也实用,教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实践,从自己的实践中提炼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经验体现自己的特点。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为研究者积累了改进工作和后继研究的经验,也便于同伴互通共享。
四是“短”,即周期短。小课题研究的时间视研究的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的两至三周就可以解决问题,长的三至五个月,最长的一般不超过一年。
五是“平”,即符合当地、当时教师的研究水平。与规划课题研究相比,小课题研究更贴近一线教师的实际。小课题研究最关注的是研究结果所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对研究者本身和他们同事的教学会不会有一些应用价值。
六是“快”,即见效快。由于研究的周期短且基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因而速度快、效率高,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转入到下一个问题的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得到一点收获。
小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
第一,发现问题
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要能够发现问题,这是进行研究的前提。实际上,教师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一个题目的讲解、在限定的课时内教长课文、练习设计、后进生的转化、某节内容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学生上课不专心、作业安排等等。在教育教学中出现失败的时候,一定要多想想这是因什么问题造成的。要多动脑,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
第二,寻找方法
即针对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问题之后,就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在于你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是靠“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行小课题研究就是要让教师在充分借鉴别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寻找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是小课题研究最关键的一步。借鉴别人经验的方法很多,读相关专业书籍,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或向老教师学习,向行家里手请教,专程拜访某专业人员,然后通过分析与综合,确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解决问题
即用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是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因此,你寻找到的方法可能凑效,但也可能效果欠佳,这需要再返回到第二步。一定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既不要幻想马到成功,也不要因为再一次失败而沮丧泄气。
第四,总结过程
即要把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总结出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也可以是教育叙事,写自己这一过程的心路历程,谈谈体会,还可以写成教育案例,形成典型经验。这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一定要努力把它写出来。著名专家斯腾豪斯指出:“私下的研究在我们看来简直称不上研究。部分原因在于未经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的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
第五,付诸实践
就是最后一定要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第二次从理论到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就有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显著改进。
以上内容是对小课题研究特点及课题研究步骤介绍,若有其他疑问或课题需要,都可以来兰竹文化网进行在线咨询,我网在线编辑人员将详细为您指导解答!
*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
评副高要几个课题?可以跨专业吗?副高级职称是高级职称晋升,课题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科研成果形式,对于晋升高级别职称来说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至于课题数量,和职称论文一样也是多多2025-06-25
大部分人评职称发表论文都有一定的难度,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很多人会选择来申报课题,而申报的课题应具有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抄袭现象和质量不高的课题不予认定。一般来2024-11-15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有加分项吗? 大学生搞课题研究通常有加分项。课题研究在大学生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中常常被视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之一,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会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2024-11-04
课题第三作者有用吗? 一项课题的研究是需要多名作者共同完成的,根据对课题的贡献程度划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作者位置越靠前说明对课题的贡献越大,起到的作用也就越2024-09-21